选择硅脂锥入度测试的合适锥体,需综合考虑硅脂类型、应用场景、行业标准及测试条件,核心逻辑是通过锥体参数与硅脂特性的匹配,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反映实际性能。以下是具体方法和依据:
标准规范直接决定锥体选择
不工作锥入度测试采用全尺寸锥,具体数值范围根据产品等级分为 200~260、200~250、170~200(0.1mm)。
当样品量少且全尺寸锥入度在 175~385 单位(0.1mm)时,应使用四分之一锥(25g 总质量)。
若锥入度大于 400 单位,需用 “标准的" 全尺寸锥(100g 总质量);小于 400 单位则用 “供选择的" 全尺寸锥。
GB/T 269-91(润滑脂锥入度测定法)明确规定:
HG/T 2502-1993(5201 硅脂标准)要求:
GJB 3382-1998(导热硅脂规范)推荐使用四分之一锥,因导热硅脂通常属于中等稠度(锥入度 200~300),符合 GB/T 269-91 的四分之一锥适用条件。
硅脂类型与锥体的对应关系
导热硅脂:
多数产品(如长城 7502、卡夫特 K-5211)采用四分之一锥,因其测试质量(25g)和体积(标准锥的 1/4)更适合中等稠度且需精确控制压入深度的场景。例如,7502 号硅脂的四分之一锥入度为 59(0.1mm),换算为标准锥约 236(0.1mm),符合中等稠度要求。
绝缘润滑型硅脂:
部分产品(如 DX-9020)需用全尺寸锥测试工作锥入度,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动态稠度变化。例如,DX-9020 的工作锥入度为 260(0.1mm),直接反映其在机械运动中的润滑性能。
高触变硅脂(如 K-5211H):
由于触变性强(静置时稠、搅拌时稀),需用四分之一锥减少测试时间(5 秒)对结果的影响,避免因快速压入导致的假象。
研发阶段:
质量控制:
特殊应用场景:
测试条件一致性:
温度:必须控制在 25℃±0.5℃,否则需按标准修正系数调整结果(如每偏离 1℃,锥入度变化约 2 单位)。
时间:压入时间严格为 5 秒,误差超过 ±0.1 秒可能导致深度偏差>1%。
试样状态:测试前需静置 1.5~2 小时使温度均匀,且表面需刮平至无凹凸,否则阻力变化会导致读数波动>3%。
锥体校准与清洁:
数据处理与换算:
选择硅脂锥入度的锥体需遵循 “标准优先、特性匹配、条件严控" 原则:
标准规范是核心依据,如 GB/T 269-91 直接规定四分之一锥的适用范围。
硅脂特性决定基础选择,导热 / 高触变硅脂用四分之一锥,绝缘润滑型多用全尺寸锥。
测试条件是精度保障,温度、时间、试样状态的微小偏差都会影响结果可靠性。
特殊场景需灵活调整,如高温环境需修正温度系数,高真空应用需避免锥体损伤材料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反映硅脂的实际性能,为研发、生产和应用提供可靠依据。